自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旋風訪台帶起生成式AI熱潮之後,產業界一時之間群情激昂,並且陸續開出許多AI人才缺額;而高教端則以廣開AI相關課程因應,有的學校偏重理論,將程式語言列為必修;有的學校則重視應用,鼓勵各科系老師務實至上、勇於創新,近期頻頻以AI應用囊獲國內外大獎的虎尾科技大學就是屬於後者,拿下旺宏金矽獎的三大獎項、創創科技挑戰賽的首獎,以及勤誠新代盃智慧機器人競賽冠軍。
「AI技術的重點在於落地應用,派得上用場是必須的。」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,目前學校不僅各科系積極導入AI工具,就連校務行政也都運用AI來提升校務訊息整合蒐集的效率,進而獲得更精確的資訊,「所以不光是精準醫療、精準學習,就連學校治理也需要AI的協助,好訂定出精準策略。」
導入AI工具全力邁向精準醫療
提到精準醫療,虎科大生物科技系與資訊工程系聯手組成的「精準健康團隊」絕對是橫空出世的研發新秀,光是AI辨識癌細胞獵殺效率這項技術,就先後拿下了「全國人工智慧AI專題創意競賽」佳作及「智慧運算創新應用專題實作競賽」銅牌,帶隊的生科系教授葉怡玲表示,「跨域整合與創新能力,是當代人才在職場上勝出的關鍵。」
運用AI來辨識癌細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首先必須要有專業等級的設備,才能蒐集到要餵給AI的資料,葉老師直言「在張校長的支持下,我們添購了倒立式螢光顯微鏡等設備,藉以拍攝出清楚完整的細胞照片。」至於第二個成功要素,就是懂AI又懂生物科技的學生們,畢竟得要透過學生賦予每一張細胞照片清楚的定義,AI才有辦法學會辨識,進而取代人眼,更快速且更精確地完成任務,達到精準醫療的目的。
在AI無人機方面的研發成果,虎科大可說是首屈一指,2023年鄒老師就曾帶領學生勇闖第一屆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,並成功以具備AI辨識功能的無人機拿下特優獎,帶回獎金150萬;此外,虎科大也在「無人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」啟動AI賦能計畫,讓無人機可以在軍事、產業、教學、檢測等各方面擴大應用。
AI無人機上山下海完成不可能的任務
除了精準健康團隊之外,另一個讓張校長感到自豪的AI應用成果,就是無人機搭載AI晶片的多元賦能。「包含太陽能板、風力發電機或工廠煙囪的巡檢,乃至於農地作物的監測等,都可以用AI無人機來代勞。」飛機工程系教授鄒杰烔表示,目前第一線的實務應用已經紛紛落地,有非常多搭載AI晶片的無人機投入產業服務,邊緣運算技術使得無人機所拍攝的影像可以即刻分析,返航時初步的資訊並可以直接輸出。鄒老師以農田噴灑農藥為例,在導入AI無人機之後,有無病蟲害危機便一清二楚,農民不再需要像過往一樣全部無差別噴灑,既可以節省成本,又能提高作物的品質。
以問題導向式學習培育AI人才
「我們會推動問題導向式學習,就是因為未來的職場必然會有更多沒碰過的問題浮現,考驗的就是人才解題及整合的能力。」張校長及兩位老師都非常強調創意應用的重要性,尤其AI領域更是如此。他們不約而同鼓勵學生們不分科系、不分專長,好好學習AI等各式各樣的新技術、新知識,藉以為自己的職涯加分,同時為未來世界做出更多貢獻。
天下Cheers報導,原文參見:培育「未來人才」因應快速變動的「未來職場」 虎科大AI應用課程擲地有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