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4-06
新聞提供:
虎尾科大傳承不藏私 創終身學習典範

面對農業缺工,農業相關科系學生畢業後卻不留農,本校農業科技系導入「師徒制」教學,不僅為農業找出路,也為在地找方法、為地方創生建立典範。

本校農業科技系成立僅三年,就獲得2022《遠見雜誌》大學社會責任獎人才共學組首獎的肯定,獲獎方案為「永續環境—傳續師徒精神—承續農業區域優勢」,仿效德國雙軌教育,將師徒制教學方式導入正式學制,不僅傳承農業經驗與技術,並提高學生從農意願。

迎戰缺工,師徒制育才也留才

根據2015年全台農林漁牧業普查結果顯示,雲林縣內農民平均年齡落在63.4 歲,在地人力需求斷層持續擴大。農家子弟出身的農科系系主任戴守谷認為,以「師徒制」讓學生走進農業現場,傳承專業農業師傅的經驗知識,更能為學生找到農業出路。

身為農科系成立的幕後推手,戴守谷坦言,台灣社會原本就有學徒的概念,但現在多數學生直接進入大學體系,讓傳統技藝逐漸凋零,而農業又特別需要前人的經驗傳承。

他舉例,許多學子坐在教室裡學習蔬菜的生理特性、病蟲害等知識,一來到三分大的農地,卻常陷入瓶頸。畢竟,氣候、土壤、水質,甚至種植方法的調整,都需要實作經驗,因此,農科系在2019年成立時,決定仿效德國的雙軌教育,將「師徒制」導入學制。

農科系師徒制的歷史,可追溯自12年前。當時,戴守谷為了讓返鄉青農有學習務農的場域,到處找資源籌辦農民大學,勸說前輩來指導後進。初期,常遇到資深農民怕關鍵技術被學走,故意「藏一步」,戴守谷不斷溝通,「你把撇步拿出來交換,可以交換一百步回去!」強調不會讓大家吃虧,並標榜產學交流互惠、凸顯群聚產業的優勢,逐步建立農民的榮譽感。

農科系分為「產學攜手專班」與「四年制大專生」兩種學制。前者從入學就採取雙軌師徒制,學生每週有四天到農場和農企現場學習,由農場資深農民教學,另外兩天到校上課,學生可領取全職薪水,並享有勞健保。而四年制大專生,則是前三年在校學習理論知識,過程中導入農業師傅教學,第四年全時段到農場和農企實習。

戴守谷認為,師徒制也是一種雙向教育,除了資深農民傳承技術,學生的智慧科技能力、資訊能力和應變能力,能帶動農場事業單位的創新能量,營造「師徒共學」。種植溫室蔬菜為主的三欣園藝負責人曾明進即表示,在加入學校計畫後,體悟到培養農業人才的重要性。

推動有機集團栽培區,將達200公頃

為了讓農業人才繼續留農,戴守谷7年前就開始構思在雲林打造「有機集團栽培區(大糧倉)」,後續成功由台糖公司提供土地,虎尾科大擔任管理單位,也促使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陸續投入四億元以上的資金,規劃打造總面積達200公頃的有機園區,目標做到西半部最大區域面積的有機農場,2020年第一期39公頃已完工,預計今年完成第二期其餘面積。戴守谷說,台灣有科學園區讓相關科系學生畢業後有出路,有機集團栽培區也是採取相同的概念,讓農科系培養出來的學生和農民大學訓練出來的農民進駐園區,學生可以在此創業,也吸引農企業在此建立聚落,不但能讓學生留農,還能提升農業技術、擴大農業產值。

在人才培育的成果部分,戴守谷指出,農科系成立結算至今年,已投入約240位的新農業人才進入到區域農業,並與超過百家在地農企業、農場合作,加入計畫的農業事業單位也都願意提供學生基本月薪以上的保障,對於區域農業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
走入社區,縮短「與農的距離」

除了師徒制,農科系亦著重地方創生,農科系學生會走進國小與社區推廣食農教育,對國中端的職業生涯探索,給予諮詢和建議,也會在高職端相關科別,協助導入農業業師。當學生畢業後,農業研究及推廣中心還會持續進行產業輔導,建立終身陪伴制度,縮短大眾與農業的距離。

回想初衷,為什麼這麼早就想推動師徒制方式、傳承農業知識?戴守谷說,自己到現在還是一個農夫,當年很幸運,找到了學習農業的機會和管道,現在,他要為想務農的孩子鋪路,幫助他們實現夢想。